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4:49    次浏览
得知红军长征时候给牧民留下欠条的事情,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,迫不及待的想去一探究竟,当年红军留下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?肯定不止有纪念价值,应该还很值钱吧?毕竟是欠条啊,也不知道欠多少……听说阿婆说债已还清了,这又是为什么呢?满心的期待,第一次踏上了高原的土地,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。 高原上的阳光格外的清明,80岁的藏族阿婆坐在火炉旁,目光柔和的望向一块古旧的木板。随着阿婆的目光,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这块木板上,这是一块怎样的木板呢?其实在我看来也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一块很普通的木板呀:约有一米长,二十厘米宽,厚度也就有一厘米,而且从木板的外表来看,已经有些年头了。原来,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木板,这就是当年红军留下的欠条!上面记载了81年前红军借割藏族同胞青稞的故事。 81年过去了,木板上字的字迹依稀可见,红军把这借条称作“割麦证”主要内容有: 看到这些史料记载,似乎当年的情景再现眼前,心中真是无比的动容,这是真正的军民一心啊!这种质朴的情感,和真诚的付出,更是见证了红军在当地居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有多么高尚!其实在毛尔盖一带,类似的木板借条当年有不少,也许根本没想过向政府“要债”,加上当地居民大多不认字,很多借条都被当做柴火烧掉了,这也是无比惋惜的一件事情,毕竟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那阿婆家里的借条何以保存下来呢?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,在红军走后不久,她里盖房子,无意间把这块木板镶在墙里了,直到几年前房屋翻修,这段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。有人曾经出高价要买这个借条,被阿婆果断拒绝了。她说,这是历史,不卖。是啊!这段历史和军民之间的情感是不能用这1000斤青稞来衡量的。阿婆一家从没打算跟政府要债。她说:“新房子又宽又大,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,家里粮食大丰收,而且还有30多只羊。当年红军借的债早就还清了。”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这话真的没说错,没有当年的红军远征,哪有革命胜利的新中国。一个借条,一块木板,重拾历史的记忆,也希望更多地人能够体会其中的滋味吧。